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疑源类生物地层序列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自下而上可分4个岩性段:第1段为1.5-5m具帐篷和板裂构造的”盖帽白云岩”;第2段是90-120m白云质灰岩夹黑色页岩,富含燧石结核;第3段为40-70m的白云岩夹燧石层和燧石结核;第4段10-20m为黑色碳质页岩夹碳酸盐岩透镜体.根据对该区九龙湾、王丰岗、田家园子、九曲脑、晓峰河、樟村坪等多条陡山沱组剖面的重新调查,确认第2和第3段分别含有不同的疑源类组合,二者被之间出现的δ13C负漂移(EN2)所分隔.下组合以Tianzhushania和高分异的具刺疑源类出现为特征.上组合与下组合的区别是:(1)Tianzhushania绝迹;(2)出现大量表面光滑,介于90-150μm的球状膜壳;(3)高分异的具刺疑源类既包括下伏上延的种类,又含有首次出现的新类型;(4)还出现可能为单细胞原生动物的微化石;(5)管状化石震旦圆圆茎(Sinocyclocylicus guizhouensis)首现.
疑源类 生物地层 陡山沱期 埃迪卡拉系 峡东地区
尹崇玉 刘鹏举 陈寿铭 唐烽 高林志 王自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46-154
2009-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