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业新井田制
为扩大农场经营规模、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农委会端出了“小地主大佃农”这道“牛肉”,以建立老农退休机制,调整农民劳动结构,推动农业经营企业化,改善农业经营结构。 希望明天过后台湾农业能够渐渐好起来!达到“五化——人力年轻化、产业规模化、产区集中化、经营效率化及产品安全化”的境界。这应当算是中央政府迁台后的第二次农地改革,将“375减租条例”实施前“大地主小佃农”的局面以另一种面貌呈现当今农业经营的困境。 由“收大放小”转变为“收小放大”应是未来台湾农地经营不得不转变的趋势,然而,若是诱因不足或是对“375减租条例”所遗留的顾忌无法消除,要达到以前土地改革的成效恐怕很难,这也是许多学者及配合农业政策执行者大多对于此一政策的明天不表乐观的理由。但是,如果只是唱衰而不能提出更好的可执行方法,毕竟也是无法突显,所以成为学者及实行家的能耐。
新井田制 农场经营 整体竞争力
施昭彰
农业试验所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89-91
2009-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