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缺血缺氧耐受与脑储备能力

脑储备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一种机体内源性抗缺血缺氧机制。辅助打开一二级侧支循环,促进梗死灶周围血管新生即三级侧支代偿,对于挽救半暗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上重视增加脑血流储备的药物的应用,注意保护和提高脑的自动调节功能。在脑代谢储备方面,可以通过增强或抑制发生缺血耐受的高端或下游某一环节,起到修复、增强脑缺血耐受的作用。线粒体通透性转变(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引起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是脑缺血损伤的共同分子事件,故研究线粒体的保护措施,可以提高机体的代谢储备能力。深入研究脑储备能力的各种机制,开发修复、增强脑储备能力的药物及干预措施,会对平原脑血管病和高原脑血管病的防治带来深远影响。

脑储备能力 抗缺血缺氧机制 神经功能恢复 线粒体 通透性转变 脑缺血

陈健 吴世政

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北京

中文

274-277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