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TIA与由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的CT灌注与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与由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CT灌注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影响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因素。 方法:经临床检查确诊TIA患者及由TIA发展为脑梗死患者各8例在急性期先行常规16排螺旋CT横断面平扫,然后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选择拟诊感兴趣平面,行脑CT灌注扫描(CTP)和CT血管造影(CTA)。总结两组患者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由TIA进展为脑梗死组患者8例在入院后立即行常规CT平扫未见责任病灶,临床表现超过24小时未缓解后复查头颅CT均见责任脑梗死病灶。TIA组8例患者在入院后行常规CT平扫及24小时后再次CT平扫均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责任病灶,有两例TIA患者有与临床表现无关的陈旧性腔隙性梗死灶。直线相关分析提示由TIA进展为脑梗死组△rCBF值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CBF值与NIHSS评分、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无相关性。△CBV、△MTT、△TTP与NIHSS评分、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均无相关性。将同时期行CTPI检查的8例TIA患者与由TIA进展为脑梗死组患者的CTPI值、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做非参数wilcoxon检验,发现二者△rCBF值显著差异(P=0.0009).两组危险因素相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39),两组发作持续时间相比较P=0.0117,有显著性差异。而二者的发作次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IA组患者△rCBF值与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分别行直线相关性检验,P>0.05,提示均无相关性。8例由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中,均有与病灶区相关的脑动脉主干或分支的狭窄,其中有3例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1例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及左大脑后动脉远端狭窄,2例右大脑中动脉远端狭窄,1例双侧大脑后动脉PI段狭窄,1例右大脑后动脉P1、P2段局限性狭窄。而8例TIA患者中有1例患者双侧大脑后动脉分支有轻度狭窄,1例左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分支狭窄,1例颈内动脉先天变异,5例头颅CTA未见异常。TIA患者中CTA异常2例病变部位与患者临床表现不相符。 结论:TIA进展为脑梗死与△rCBF下降程度、TIA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颅内动脉狭窄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有多次或发作时间长的TIA患者,应进一步行头颅CTPI和CTA检查,了解颅内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及有无动脉狭窄,积极治疗以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脑梗死 CT灌注 临床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

孙凌瑜 谭琦 何国荣 陈豪 彭全 唐劭年 李哲 胡宗继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

国内会议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北京

中文

297-303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