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地區鐵路地下化隧道及地下車站月台空氣品質量測分析
目前铁路并未全面完成电气化,隧道内尚有部分柴油列车行驶,废气直接排放在隧道内,平时隧道内采自然通风并藉由列车行驶产生活塞效应进行换气进行稀释,停车温度或废气污染浓度过高时,再启动风机进行降温或稀释。本研究透过现场实验量测分析,发现隧道内无论自然通风、推拉方式或排气方式机械通风,仅自然通风模式中接近引道口附近,总悬浮微粒(TSP)值偏高外,其他污染浓度尚可符合空气污染防治法之空气品质标准。地下车站月台采自然通风、空调系统或排气方式等不同运转模式下,除自然通风模式二氧化碳及悬浮微粒浓度(PM10)超过法规建议值外;其余除二氧化碳短时间超过建议值,随后即降低,皆可符合室内空气品质建议值第二类标准。本报告提供相关建议,可供后续新设隧道工程,或既有隧道空气品质改善工程设计之参考。
铁路隧道 空气品质 地下车站月台 隧道通风
蘇水波 蔡尤溪 邵文政 陳金地
台北科技大學機電科技研究所,台北 台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台北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 鐵路改建工程局機電組電務工程隊,台北
国内会议
台北
中文
1-12
2009-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