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考录取机制下的择校博弈

从匹配市场的环境与择校机制相容的研究视角,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考录取机制的信息环境,并对高考录取机制的信息假设与学生最优稳定机制和波士顿机制的信息假设作了比较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偏好的一致性为考生评估录取可能性提供了参照系。(2)在高考录取这样的典型大型匹配市场上,考生的匹配决策是根据录取可能性和个人偏好的搜寻与锁定志愿的过程。(3)高考录取机制相对于波士顿机制具有更为简明的信息环境。根据(1)、(2)、(3),进而提出了考生能正确估计分数线的假设。因此,(4)对考生志愿填报数量加以限制的高考录取机制是一种具有优秀性质择校机制。(5)本文提出了根据考生偏好的一致性更为细致区分各级学校和明确相应的分数线建议。

高考录取机制 择校机制 学生最优稳定机制 波士顿机制 显示偏好博弈 Pareto效率

彭新育 李坤明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天河、五山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广州大学城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12

2009-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