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气象服务中的短时预报及预警
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正值盛夏和主汛期,天气系统复杂多变。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气象服务,采取了采取“滚动天气会商,跟进式服务”的方案。在短期预报的基础上,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在工作中应用了“临近天气预报业务系统(BJ-ANC)”、“短时临近交互预报预警平台(VIPS)”等新型系统平台和资料,为奥组委和公众提供了准确的精细化预报。尤其是局地突发性天气,如强降水、雷暴和强风等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及时提供精细化服务,为比赛避开不利的天气时段、抓住降雨间歇时段,使比赛得以顺利进行。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中央领导和奥组委官员高度评价。
北京奥运会 气象服务 短时预报 强对流天气 预警指标
王令 郑秀琴 宋歌 丁青兰 卞素芬 耿建军 焦热光 王国荣 翟亮 雷蕾 郑秀琴
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 京市朝阳区气象局,北京,100016 北京市房山区气象局,北京房山,102488 北京市密云区气象局,北京密云,1015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72-184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