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次强对流天气的雷达资料中小尺度分析

2007年7月27日和30日,受副高边缘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和西来冷槽系统的共同影响,濮阳全市出现了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通过对常规实况资料和雷达产品资料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配合的较强暖湿急流和弱冷空气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中尺度辐合线是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系统;槽前暖区产生的飑线发展东北移是造成这次雷雨大风的直接原因;持续5天的深厚低压槽前较强的西南急流,一方面把大量热量和水汽向北输送,为雷雨和短时大风的产生提供了热力和动力作用。另一方面,高低空深厚一致的西南急流决定了雷雨大风的移动方向”1-2”。雷达图上,雷雨大风最大风速出现在“人”字型回波顶端及其移动路径上。对多普勒雷达VWP场的分析,可以提前30分钟预报雷雨大风天气。

雷雨大风 西南急流 多普勒雷达 强对流天气 中小尺度分析

刘平 吴建河 李改琴 钟天华 徐文国 刘九玲 许庆娥

濮阳市气象局,濮阳 457000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431-437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