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飑观测方法初探

本文通过北京市观象台(1999-2008)和北京市天坛气象站(1996-2005)10年的资料,统计了飑线过境时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飑的特点、特征,与锋面的区别。得出飑多出现在冷暖空气交替逞强的春夏之交,基本上是在下午16时-20时之间发生。当飑到来时,一般是温度骤降,湿度急升,气压急升骤降,形成一个凸的“气压鼻”,风力猛增,风向突变900以上。飑线与锋面较为接近,飑线与锋面都带有气压突升、风向突变的特征,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飑线处在风暴云下冷空气的前沿,虽然有类似冷锋的空间结构,但飑线是同一气团中形成和传播的中尺度系统,其水平范围只有几公里至一百多公里,生命期只有几十分钟至几小时。而锋面是冷暖两个气团形成的分界面,大尺度天气系统,其长度可延伸达千余公里,生命期可长达几天。从气象要素变化看,冷锋有缓慢的升压过程,但是不会很快减压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温度、湿度都同时下降,没有突变的相对湿度增加过程。从天气变化的激烈程度来看,飑线比锋面剧烈得多,飑线过境时沿线狂风、伴有雷雨、冰雹、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现象,所以云状为发展极为旺盛的不稳定半圆形积云,多为积雨云(Cb云)、浓积云(Cucong云)、蔽光层积云(Scop云),掌握了飑的这些特点、特征,就很容易判定了。

飑线过境 天气观测 气象要素 空间结构 气压突升 风向突变

张爱群 王令 孙敏锋 于丽萍

北京市观象台,北京,100089 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1188-1191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