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地形对暴雨作用的分析
利用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探测数据,对九华山2007年~2008年7次暴雨中山区下垫面对降水的地理分布及强度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下垫面物理过程在暴雨天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山区的湿热条件及不稳定能量均强于周边地区,非均匀下垫面的热力作用和山区地形作用形成地面中尺度风场辐合及其所造成的上升运动对低空急流起加强作用,并且影响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使山区暴雨量及强度增大。在地形影响暴雨天气的诸多物理过程中,通过对近地层的风场的调整(如风场辐合、风的垂直切变)来影响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是山区地形对暴雨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山区强降水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的暴雨量及强度均明显多于周边丘陵地区,并有迎风坡降水明显及在一定高度内山体越高降水量越大的特点。强降水期间,山区风场特征明显。风场发生改变与强降水的开始和增强有一定的时间对应关系,风垂直切变的维持与主要降水段也有较好的相关性。地面自动站资料的逐时分析对山区强降水的形成、发展和消散具有很好的临近预报指示作用。
山区下垫面 暴雨天气 风场辐合线 低空急流 不稳定性 逐时分析
丁仁海 周后福 夏正平
安徽省九华山气象管理处,九华山 24281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3-40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