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热带低压远外围强对流天气的动力机制

利用多普勒雷达、自动气象站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8月4日19:00~22:00发生在粤中的一次南海热带低压外围强对流天气,通过综合分析大尺度天气形势背景、触发机制、不稳定度和动力机制,得出结果:1)在地面中γ尺度切变和风速辐合中心、中尺度辐合线和西风分量入侵、偏东风的强烈辐合的共同作用触发了此次强对流;2)强对流天气出现在地面切变线南侧低空偏东风急流出口处,即偏东风辐合最强烈的区域;3)负垂直速度带轴线与θse梯度方向一致的区域回波发展最为旺盛,强度较弱的陡直垂直速度柱和强度较强的倾斜垂直速度柱在对流发展初期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4)强大的水平涡管和低空正值相对风暴螺旋度在斜压性较强的区域有良好的对流指示意义,低空正值螺旋度中心高度的下降,导致了113oE回波发展最为强烈。

强对流天气 热带低压远外围强 大尺度天气 动力机制 不稳定度

李彩玲 陈艺芳 蒋荣复

佛山市气象局 广东佛山 528000 莆田市气象局 福建莆田 351100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543-551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