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8年6月广西锋前暖区暴雨过程分析

对2008年6月8—13日的持续性暖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在高层200hPa出现环流型调整、500hPa贝加尔湖至新疆地区为弱阻高形势和地面锋面低槽的环境下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有低层切变线和低涡;低空急流迅速建立、北抬,使低层风速辐合加强是产生锋前暖区暴雨的有利因素;广西的中尺度环境存在南北明显差异,可能是形成双雨带的主要原因;在切变线和低涡切变锋区上垂直运动结构有明显差异,低涡切变上低层辐合高层强辐散,上升运动更强烈;暴雨前相对湿度明显增大,湿层深厚,中高层相对湿度在降水减弱时率先出现下降趋势;水汽通量中心的出现与暴雨发生时段和暴雨落区较为对应;夏季风向北推进,华南地区发生经向风扰动,出现了季风涌,使南海的水汽和能量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华南地区,为这次持续性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中尺度对流 锋面低槽 低涡切变 持续性暖区 暴雨过程 季风涌

赵金彪 罗建英 高安宁 曾小团

广西气象台,南宁 530022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663-668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