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8年冬季3次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通过环流形势、地面形势、物理量场诊断分析及前期温度等对比分析了2008年冬季3次寒潮活动的异同,发现2008年冬季3次寒潮500hPa环流形势及地面冷高压路径各不相同,08年12月5日寒潮为一槽一脊型,强冷空气活动为西北路径,24h最大变压明显小于后两次。08年12月21日和09年1月22~23日寒潮都属于横槽型,横槽位置及影响路径基本一致,只是后者高压脊东北-西南向更明显一些,促使极地冷空气沿脊前强偏北气流南下补充,所以寒潮强度更强一些;这3次寒潮爆发,300hPa高空急流发展都比较强盛。下沉运动一般低层(700hPa以下)偏前,当中低层比较一致,整层下沉运动带来的动量下传引发偏北大风;深厚的冷平流为寒潮爆发积蓄了大量能量,使大气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动量下传加大地面风速;能否产生寒潮除和冷空气强度与路径有关外,也和前期温度密切相关。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冬季寒潮预报的着眼点。

冬季寒潮 环流形势 地面形势 物理量场 诊断分析 天气过程

陈瑞敏 王荣英 李翠玉 宋建青

河北省衡水市气象局 河北衡水 053000 河北省冀州市气象局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706-713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