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9河北短时大暴雨诊断分析
本文利用NCEP逐6小时的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从动力和热力学方面对2009年5月8-10日发生在河北南部的短时特大暴雨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维持使高空冷空气在贝加尔湖宽槽中大量堆积,河套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加强促进地面黄河气旋的生成发展。东北回流和地面气旋结合带来短时特大暴雨。低空切变线直接触发了强对流的爆发;随着正涡度的增加和高度的伸展,强降水出现,正涡度高度降低,底层有负涡度下沉区生成,伴随强降水减弱;位温等值线在低空下凹越明显,等值线越陡峭,越有利于低层不稳定的加强。位温陡峭带与相对湿度密集区在中低层叠加,对流性不稳定得到较快发展;此次强降水发生时,最大辐合位于600hPa附近,即600hPa上升运动最强,低层为弱辐合上升运动。
短时大暴雨 涡度变化 位温陡峭带 相对湿度 上升运动
马鸿青 王志超 黄鹤
保定市气象局,保定 0710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84-788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