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次强寒潮天气的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1°×1°NCEP格点资料,对2008年12月3日到5日河北省出现的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采用物理量、湿位涡诊断分析等方法,从冷空气的移动、发展及其寒潮天气的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高空冷平流的动量下传增大了地面温度梯度,有利于地面气温降低,对这次寒潮的发生作出了贡献;湿位涡负值区的移动、演变较好的反映了冷空气的发展过程,并与高空冷平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近地面层陡峭密集区表明本次寒潮过程中高空有对流不稳定层结相配合,从而表明此次大风、降温天气具备相应的动力与能量条件;低层上升运动的发展,为地面大风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因素,造成了强烈的大风天气的出现。

强寒潮天气 冷平流 湿位涡诊断 假相当位温 垂直速度

周贺玲 李丽平 高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廊坊市气象局,廊坊,0650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保定市气象局,保定,071000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857-863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