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河南省一次春季暴雨成因浅析

受高空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河南省2009年4月18日到20日,出现了2009年入春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强降水集中时段在18日17时到19日17时,为一个暴雨日,从驻马店西部向开封和商丘西部伸出一条东北-西南向的暴雨带,其中共30站超过50mm,最大在商丘民权站(75mm)。本文利用常规micaps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形势背景、水汽、动力、热力条件等方面对此次区域暴雨过程的形成和持续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发生期间,500、700和850hPa三层都有低槽和切变线的配合,且高层的辐合线比低层的略偏西一些,高低层配置属于稳定型,地面主要受倒槽影响,无明显的冷空气作用,主要以稳定的持续性降水为主,无强对流天气出现。700hPa切变线和850hPa切变线之间区域与暴雨带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降水发生前我省已有良好的水汽条件,丰富的水汽输送和持续的水汽积聚为暴雨区强降水的持续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深厚的湿层是此次区域暴雨发生的必要条件,且强降水中心出现在中低层湿度中心区。深厚而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以及上层辐散、下层辐合的抽吸耦合作用,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降水发生前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对强降水的发生有一定的触发作用,但并未达到触发强对流天气的条件,故此次强降水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区域暴雨 诊断分析 天气形势 动力条件 不稳定能量

高媛媛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864-871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