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8-2009河南省冬季干旱成因及与090222连阴雨雪天气过程比较分析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8/2009冬季河南省持续干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将2009年2月22到27日的转折性大范围连阴雨雪天气过程与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干旱持续期间,我国大陆处于槽后脊前,且距平场显示槽脊发展比历史同期均为强盛,因而我国大陆上空的西北气流也较强,并能得以长期维持。而在连阴雨雪期间,河南省处在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之下,且南支槽与负距平相配合,容易产生降水。风场及其距平分布显示,干旱期间,河南省上空中低层偏北风较常年同期偏强,即冬季风偏强,不利于水汽向我国大陆输送,而连阴雨雪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西伸,其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已深入大陆,加强了切变线南侧的西南气流,而青藏高原南侧到孟加拉湾地区有南支槽发展,对河南省产生持续性的降水极为有利。水汽通量场表明,干旱期间,河南省上空中低层大部分区域水汽通量比常年同期偏小,不利于降水的产生或只能产生弱降水,而在连阴雨雪期间,大气环流对河南省上空的水汽输送显著增加。

冬季干旱 连阴雨雪 比较分析 天气过程 大气环流

贺哲 徐文明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872-878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