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影响一次福建省低涡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用MM5模式以NCEP资料为初值对2006年6月5日~7日的一次福建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再现实况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的模式输出资料结合实况资料对影响本次暴雨过程的背景天气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本次暴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西南涡在中层东移短波槽的引导下东移,并随着短波槽加深为低涡而发展壮大,西南涡内的暴雨随之增强;此后,中层低涡填塞为槽,西南涡强度和范围均减弱,并在高空槽的引导下东移入海,福建省降水随之减小并东移;(2)准静止锋在福建附近停滞,锋面上时有中尺度扰动产生,有的合并入西南涡,使西南涡增强;(3)暖湿的西南低空急流带为降水区输送水汽和热量;(4)福建省特殊地形影响降水的强度和落区。为了研究地形对于本次暴雨的具体作用,本文在地形敏感性试验中将福建省地形变为“平台”,试验结果表明,有利地形的消失使得准静止锋上的中尺度扰动减弱,西南涡强度及范围均减小,西南涡内的降水减小,低空辐合以及高空辐散强度减弱,地形强迫产生的垂直速度减小,降水量大幅度减小,降水范围缩小。对南平降水中心雨峰时刻的物理量变化进行分析表明,该时刻以非对流性降水为主,稳定度对其影响不大,且地形改变前后的稳定度变化也不大,地形强迫抬升作用是降水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以上分析表明,地形作用的减弱使得局地低涡以及西南涡强度减弱,从而对降水的减小有间接作用,同时,地形抬升的减弱对降水的减小有直接作用。
地形强迫抬升 中尺度低涡 暴雨过程 MM5模式 数值模拟
葛晶晶 陆汉城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322-1334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