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辽宁“0703”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和物理机制研究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7年3月3-5日东北地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700hPa湿Q矢量散度场分布和K指数分布对于暴雪落区的指示强,两诊断量中心值区域与暴雪区域基本吻合;降雪过程之前500hPa有强干冷空气与高空槽密切配合,高低空急流切变的有力配合为暴雪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由西南向东北移动加深的低涡是触发本次暴雪天气发展的关键因素,强劲的偏南气流将东海和南海两个源地的充沛暖湿空气输送到未来低压形成的地区。最后,给出了本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初步物理概念模型。

暴雪天气过程 诊断分析 物理机制 概念模型

许可欣 何宏让 李和德 李大勇 高黎明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1 96117 部队气象台,山东 莱芜 271100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1 96117 部队气象台,山东 莱芜 271100 北空气象中心,北京,100061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1551-1559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