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辐射雾、平流雾边界层温度场及风场的对比分析
选取2008年3月和6月出现在大连及其沿海地区的辐射雾和平流雾过程,采用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探测资料、能见度仪自动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其边界层温度场及风场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性质不同的大雾(辐射雾和平流雾)有其共同的特征,都产生于纬向环流下;中层的东南暖湿气流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热力条件。但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底层东北风平流降温是辐射雾生成的重要条件,却造成了平流雾的消亡。底层东南风是平流雾生成的条件,却对应于辐射雾的消亡;辐射雾逆温厚而强,平流雾则为弱的逆温或无逆温;辐射雾生消演变对应于大气层结由稳定发展为不稳定,平流雾则对应于由不稳定趋于稳定。
边界层温度场 大连地区 大雾天气 稳定层结
程相坤 蔡冬梅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266100 大连市气象局,大连 11600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767-1771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