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初春极端冷暖灾害事件的对比分析
本文利用1961~2009年2月的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异常指数对云南2008、2009年初春出现的极端低温雨雪冰冻和极端高温少雨干旱灾害事件做了空间分布、历史排位、冷暖异常趋势分析;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省2008年和2009年初春极端冷暖异常灾害事件天气成因。结果表明:2008年初春是近40年来的最冷年,2009年初春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云南初春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向暖异常演变的趋势,2000年以来,极端暖异常现象十分突出;2008年和2009年2月中高纬环流场存在显著的差异。东亚中高纬500hPa高度距平场完全呈相反分布,2008年2月呈“+-+”的距平分布型,而2009年2月呈“-+-”的相反分布。环流差异地区正是与我国天气气候关系密切的关键区,即亚欧区域中高纬度的乌拉尔山地区、东亚大槽、中低纬度的伊朗高原至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进一步分析得到:乌山阻高异常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南支槽异常偏强,导致2008年初春我省东部地区持续低温和降水叠加,是形成罕见低温冰雪灾害的直接原因。而乌山阻高偏弱,东亚大槽异常偏东,冷空气主体偏东,印度副高异常偏强,南支槽异常偏弱,导致我省降水偏少,是形成2009年初春我省极端高温异常事件的直接原因。
极端低温雨雪冰冻 冷暖灾害事件 异常指数 演变趋势
彭贵芬 杨素雨 周国莲 刘瑜
云南省气象台,昆明 650034 云南省气候中心,昆明 65003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288-2292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