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洛高速峨山段典型山地雾的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hPa层间存在逆温层或中性层,逆温层越强,山地雾越浓;近地层小于1m·s-1的微风有利于成雾;分析还指出这次强山地雾发生在久雨转晴和地面强变性冷高压西南侧的天气背景下,地面强辐射冷却效应对山地雾有触发和增强作用,地形背风坡有明显增雾作用。
强山地雾过程 天气动力学诊断 辐射冷却 逆温层 触发机制
尤红 杨明 郭荣芬 白学文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昆明 650091 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台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昆明 650091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台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293-2301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