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雷暴、强对流天气潜势概率预报
系统建立了宁波地区雷暴、强对流天气历史个例和物理量库。利用过去十年间雷暴、强对流天气发生当天08时探空资料,包含大气三维空间温、压、湿、风及其衍生的物理量,构建出25个数值产品参数指标,勾划出夏季雷暴、强对流天气发生期大气高温、高湿、对流不稳定等机理结构特征,且均有具体物理量数据表述;在雷暴、强对流天气历史个例分析中,确认了K指数、SI指数、Sweat指数和总能量指数的组合能较好的体现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其中K指数高值与雷暴、强对流天气发生事件高相关;按照K指数优先,结合其它几个不稳定指数及能量指数,科学地划定各个季节、各月的临界值,计算和预报当天各个物理量值,结合完全预报法,从历史个例数据库中找出符合当天各物理量组合条件个例,统计这些个例中雷暴、强对流天气发生概率,预报未来24小时内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通过进一步分析系统工具输出产品得出,K指数值在36-40的区间是强对流样本的主要分布区域,占全部强对流样本数的71”%”;强对流概率在50”%”以上的基本上K≥35或都是33≤K<35并且△θse(500-850)<-10;强对流往往发生在K指数、Sweat指数随时间增大,Si、△θse(500-850)随时间减小,且二者反位相的差离越大越有利;当△θse(500-850)<-20且K≥28时,强对流出现的概率极其高。
强对流天气 雷暴 物理量 潜势概率预报 结构特征
董杏燕 曹艳艳
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 100081 宁波气象台 宁波 31501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318-2323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