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阳市西峡县局地冰雹过程分析

2007年8月14日15时至15时30分,受华北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南阳市西峡县双龙镇四个乡村出现了短时冰雹及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冰雹最大直径5毫米,致使猕猴桃、玉米、红薯、芝麻、花生等秋作物受灾,多处树木和广告牌被大风刮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本文分析了13-14日高空和地面天气形势,T-LnP图,0℃层高度,单站高空风,本地冰雹预报方法,冰雹过程雷达产品特征。结果表明:有利的天气形势是冰雹产生的首要条件,本地处槽后偏北气流中,且槽后有较强的冷平流,低层为暖区,形成了强烈的不稳定;加上山区地形抬升作用,促使冰雹的发生发展;适当的0℃层的高度有利于冰雹的生长,不稳定层结和地面不稳定能量增大,使系统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本地冰雹预报方法预报有冰雹时,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结合雷达回波演变,做好冰雹的预报预警和消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冰雹造成的灾害;此次冰雹天气是超级单体风暴影响所致,从不同仰角的基本反射率因子上可以看出,展现出超级单体反射率因子自低往高向低层入流一侧倾斜的特征,回波顶高(ET)、垂直液态含水量(VIL)的明显跃增反映了冰雹云内物理特征量的短时急骤变化并形成冰雹的特点,在中低仰角的VPPI上出现负速度区包围正速度区的逆风区,说明有强风向辐合,因而可以维持着从低层到中高层的强上升运动。

局地冰雹 不稳定层结 基本反射率 径向速度 雷达回波

徐艳玉 刘冬艳 朱星星

西峡县气象局,南阳,474550 南阳市气象局,473000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2469-2475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