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近百年气温、降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全球增温已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科学家和民众对于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全球变暖有加剧的趋势,更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众多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增暖不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且具有突变性。近年来人们对气候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诸多的研究,我国的气候工作者在这方面亦作了大量的工作,而广西气候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叠加有其区域性气候变化特征,对其变化规律的探讨,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既具有现实意义又是必要的。广西涂方旭曾对近百来的气温、降水资料进行订正插补,并利用最优分割、周期分析等方法对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没有对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作更深更细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广西1884~2002年三站(南宁、沙塘、桂林)平均的年平均气温资料、1898~2002年八站(梧州、桂林、柳州、沙塘、百色、南宁、北海、龙州、荔浦)平均的年降水资料及对应时段的Nino3区的海温距平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广西近百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层次结构研究,并将其与Nino3区的海温距平进行了奇异交叉谱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近百年平均气温变化主要以长周期的上升趋势变化为主,存在长于100年的长周期及2~3年的准两年周期振荡。降水呈下降的趋势,存在32年左右,准两年振荡及100年左右的长周期。1884至1910年代初,广西处于干冷时期,1910年代初至1930年前后,处于湿冷期,1930年前后至50年代后期,处于湿暖期,50年代后期至90年前期,处于干暖期。ENSO事件3~7年的周期对广西平均气温及降水和影响是显著的。赤道太平洋海温对广西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年代际长周期趋势变化上,而对降水的影响则主要是体现在年际变化上。根据不同的周期特征及变化规律,预计未来10~20年,广西将以湿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较明显的短周期振荡。

广西 气候变化 小波分析 奇异交叉谱 降水序列 多时间尺度

黄雪松 况雪源 覃峥嵘 黄梅丽 林开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南宁 530022 广西气象学会 南宁 530022 南宁市气象局 南宁 530022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331-337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