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海河流域平原降水丰、枯、特枯年大气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
应用海河流域平原120个站点,1956-2006年6-8月逐日降水观测资料,确定该区域偏丰年(11年):1964,1956,1977,1973,1963,1959,1990,1954,1969,1955,1996;偏枯年(12年):1999,2002,1968,1972,1957,1992,1981,2006,2001,1986,1980,1989;特枯年(2年):1965,1997。并利用6-8月的北半球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海河流域平原夏季偏丰年、偏枯年、特枯年大气环流特征和中、低空水汽输送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平原夏季在近50年来,降水量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特别在7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中后期出现两次明显的跃变,海河流域平原夏季降水减少,干旱严重;海河流域平原夏季不论是丰水年,还是偏枯年的气流都是以偏南气流为主导,只是丰水年和偏枯年的偏南气流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海河流域平原中、低层的水汽通量分布显示,海河流域平原偏多年的水汽有三条通道,一是来自于太平洋面上的反气旋底部的东南水汽输送气流,二是来自孟加拉湾较强的西南水汽输送气流,三是来自蒙古气旋南部达40°N附近偏弱的偏西水汽输送气流,其中,主要以西南风水汽输送最为强大、稳定及重要。而海河流域平原偏枯年和特枯年的水汽通道只有孟加拉湾西南水汽输送这一条,而势力明显偏弱。
海河流域平原 旱涝特征 大气环流 水汽输送
李云川 孙玉稳 顾光芹 郝立生 刘学锋 戴念军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实验室,邮编 050021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邮编 050021 河北省气候中心,邮编 050021 民航石家庄机场气象台 邮编 05002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33-441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