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大气热源的变化特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49年12月至2005年9月这56年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热源/汇,再用EOF方法分析了其变化特征。56年四季的大气热源(汇)分布的一般特征:(1)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大气热源汇分布差异较大,强度也不同。(2)冬季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是一个强热源,热源中心位于日本岛中部的东侧海洋上,而夏季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转变成一个弱热汇,冷源中心位于日本岛北部的东侧海洋上。(3)春季和秋季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是北正南负的热源汇分布形式,春季和秋季热源强度一样,分布相似。EOF分析冬季大气热源汇变化特征:(1)冬季〈Q1〉第一特征向量场呈现东南负-西北正反向变化的特点,该地区东南部与西北部的〈Q1〉有相反变化趋势。第二特征向量场呈现南正北负的反向变化特征。(2)冬季〈Q1〉第一时间系数曲线有年际变化,第一时间系数为正,那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冬季〈Q1〉变化趋势呈现东南弱-西北强;若为第一时间系数为负,那该地区冬季〈Q1〉变化趋势呈现东南强-西北弱。(3)冬季〈Q1〉的第二特征场分布呈现明显的南北反向变化的结构特征。其正值中心位于172°E~163°W,30~34°N,而其负值中心范围大,位于170°E以西。这说明冬季〈Q1〉呈现南正北负或南负北正的格局特征,而〈Q1〉的变化趋势具有南北相反的变化趋势。(4)冬季〈Q1〉第二时间系数变化与冬季〈Q1〉区域平均变化反向。第二时间系数小,〈Q1〉区域平均值大;第二时间系数大,〈Q1〉区域平均值反而小。
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 EOF分析法 大气热源 季节变化
吴静 巩远发 郭达烽 彭亮
江西省气象局,江西,南昌 330046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225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58-766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