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8年夏季淮河流域云水资源结构及其环流特征

利用OLR资料、相对湿度及高空物理量场,分析了2008年夏季(6~8月)淮河流域空中云系特征和水汽的空间分布,并对涡度和垂直速度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LR值可较好地反映了地面观测的总云量。OLR的深对流区与降水大值区有较好的反应。除8月份淮河以北OLR为正距平外,淮河流域OLR为负距平,负距平值反映了降水偏多和云系偏多特征。7月淮河流域OLR低值区呈西南~东北带状分布,OLR负距平与OLR低值中心分布非常一致。6和8月份淮河流域相对湿度中高空为西高东低结构。8月份淮河流域相对湿度低值中心分布与OLR高值中心分布一致,而7月份只在700hPa较为一致。7月份整个淮河流域为正涡度区,正涡度中心与7月OLR低值区的分布基本相一致。6月份淮河流域只在700hPa上空出现较弱负速度,正垂直速度柱随高度明显向西倾斜,垂直速度随高度明显增大。7月份700hPa以下为正速度区,700hPa~200hPa形成明显垂直上升运动,500hPa以上负速度的分布与OLR低值中心分布较为一致。

淮河流域 相对湿度 环流特征 云水资源 OLR资料 空间分布

孙仲毅 靳冰凌 黄真文 邢用书 孙日丁 芦阿咪 李忠亮 段秀英

鹤壁市气象局,河南 鹤壁 458030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105-110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