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时空特征与粮食安全的研究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类型进行论述,然后对1996-2004近十年来的气象灾害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序列来看,1997年,2000-2001年和2003年全国总受灾程度较为严重,均超过5000万公顷,成灾面积均为3000万公顷。2004年灾情有所缓和。从全国受灾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我国灾损较为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按区域划全国灾害受损程度依次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此外西南地区四川也较为突出。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的相互关系来看,1996-1998年粮食总产都在50000万吨,2000年和2001年旱灾较严重,随后的几年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呈明显下降趋势,2003年由于本年度总受灾程度较高,造成粮食减产,与历年相比粮食产量最低,为43069万吨。由此可知气象灾害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对于防御气象灾害,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趋利避害,保障农业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生产 气象灾害 时空特征 粮食安全

卢丽萍 刘伟东 程丛兰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38-44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