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部地表干湿分布的气候特征分析
本文通过福建省东部地区的福州、宁德、莆田三市共20气象站30年(1971~200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地表干湿的分布特征。湿润指数比单一的降水指标更能较客观直接的反映某一地区的水热平衡状况,指标计算为:年(月、季)湿润指数K=降水量R/潜在蒸散量Et。主要结论为:(1)年际变化特征:年湿润指数变化呈现随机趋势,最大的值出现1990年,其值为3.27,其次是1973年为3.26;最小值出现在1971年,为1.59;两者相差了1.01倍。而各个地市极值出现的时间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互相并不一致。(2)年代际变化特征:30年湿润指数平均值为2.39,属于湿润地区。20世纪80年代湿润指数值最大,属于较湿润时期;而70年代,属于一个相对干燥的时期。区域内湿润指数具有分布不平衡性,从南至北逐渐增加,变化范围也较大。(3)年内变化特征:月均湿润指数分布不均匀,其值比较大的月份是2~6月份,表明这几个月农业土壤水分较好。月均湿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3月,其值为5.98;最小值出现在12月,为0.965。(4)季节变化特征:季湿润指数最大值是春季,其值为4.78;最小值是在秋季,其值为0.99。东部地区的春季是最湿润的季节,易发生暴雨;而秋季是最干燥的季节,容易发生秋旱。
湿润指数 地表干湿分布 气候特征 福建东部
马治国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2-74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