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近海赤潮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本文根据福建近海2001-2008年赤潮灾害数据以及相应时期的气象数据,在分析赤潮灾害发生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分析赤潮灾害发生期间的地面及不同高度的高空天气形势,寻找与赤潮灾害发生密切关系的气象因子,作为福建近海赤潮灾害预测预报的依据。同时,初步分析探讨了反映异常气候现象的南方涛动指数与赤潮发生的关系。在此基础初步建立了福建近海赤潮灾害发生的气象预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福建近海的风、气温、湿度、降水和气压等气象要素与赤潮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与气象要素间的关系统计分析看,风向风速和气温对赤潮灾害发生的影响特别明显,尤其是风向风力直接影响赤潮生物的聚集。低层850百帕和地面形势能较好地反映福建近海赤潮发生的天气背景,在春夏季赤潮发生时850百帕从南海到华南一带为一致的西南暖湿气流,而地面处于江南倒槽南侧西南风的控制下,这种相对稳定的天气形势对于福建近海赤潮灾害的发生发展是十分有利。本研究初步总结的赤潮发生气象预报模型,对于赤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赤潮灾害 气象要素 天气形势 福建近海 时空分布
张春桂 任汉龙 吴幸毓 曾银东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 350001 福建省气象台,福州 350001 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福州 35000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5-81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