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膜地不同人工牧草土壤水分及生长特征变化
对2003~2005年人工牧草地不同深度不同时间、灌水前后的水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0~40cm含水率变化大而且快称多变层;40~80cm牧草水分利用层,80~100cm稳定贮水层。分析美国大叶、德国大叶、沙打旺、红豆草生长状况,在相同气候和管理条件下美国大叶株鲜重最大。用土壤水分平衡法估算美国大叶、沙打旺两种牧草的全年耗水量和土壤水分贡献系数,结果表明,在干旱缺水地区种植美国大叶是发展草产业的较好品种。
灌溉地 人工牧草地 土壤水分 耗损算法 贡献系数 生长特征
马兴祥 尹东 蒋菊芳 刘明春 魏育国 刘惠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20 甘肃省武威荒漠与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肃武威 733000 甘肃省气象局,730020 甘肃省武威荒漠与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肃武威 733000 甘肃省 武威荒漠与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肃武威 7330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88-97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