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中下游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

文章以衡阳地区历年观测的发育速率、干物质分配系数、叶片相对生长死亡速率等作物参数和土壤参数调整了ORYZA2000水稻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了衡阳地区气象资料常年值下的产量和46年内实际最高温度下的产量,由此计算出各年高温灾损率。研究该高温灾损率和最高温度的关系得出灾损率与最高温度的关系满足以下关系:734.3504.3721.1733.0074.0432114+=xxxxDwrr,其中自变量x分别表示开花期内最高温度大于等于35℃、36℃、37℃和38℃的日数。统计表明长江中下游水稻发育期主要分布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分旬计算并统计86个代表站的最高温度,带入上述关系式,得出各站各年各旬灾损率,以10a为单位计算各站各旬高温热害概率。采用ArcGis9.0绘制各站各旬高温热害概率分布图,该分布图可以用来定性评估长江中下游水稻高温热害发生情况,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

长江中下游 水稻 高温热害 风险评估 发育速率

刘伟昌 张雪芬 余卫东 薛昌颖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 450003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297-303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