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神舟七号飞行试验主着陆场气象保障

着眼于神舟七号飞行试验主着陆场气象保障的主要特点。(1)风是保障的重中之重。由于飞船返回舱是依赖以降落伞为核心的着陆装置着陆的,因此飞船返回舱在下降到10km左右时,首先需弹出减速伞,而此高度正好处于中纬度对流层顶附近,风向风速变化较大,高空风向风速对降落伞的打开和返回舱的着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返回舱着陆前,需要提供高空风的预报和实测数据,以便有关部门调整参数和下达指令。另外,由于飞船返回舱的最终着陆速度大约为7~10m/s之间,因此飞船在着陆时除了考虑垂直着陆速度外,还应考虑水平速度,重点要考虑地面风速和浅层风,避免近地层风速过大导致返回舱不能稳定着陆,对宇航员造成伤害。(2)空中保障多于地面保障这次搜救任务改为以空中搜救为主,地面搜救为辅的方式,搜救指挥中心也设在空中,并且直升机搜救完了以后将立即返回呼和浩特,期间要翻越大青山,低云、降水、雷暴等对直升机起降安全,及时出发搜寻目标、当晚安全返回呼和浩特有重要影响。(3)对云量要求较高。由于落区目前采用先进的光学跟踪设备跟踪拍摄飞船回收的历史瞬间,对天空云量要求较高,基本上属于无云状态才能更好的跟踪拍摄,否则只能云下拍摄,那不但拍摄效果不好而且拍摄时间较短,对电视直播效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利用四子王旗气象站1998至2007年9至12月份的实况资料,普查了共计142个降水过程230个降水日(降水量≥0.1毫米)个例,结合实际预报的需要,以欧洲格点报的形势场为样本,以出现降水前一天的形势场为分型依据,通过对出现降水时的环流和关键影响系统的分析,归纳出了共计六种天气形势,即:经向西来槽型、斜槽型、东北低涡(横槽)型、脊前槽型、纬向短波槽和北西气流型,全部六型包含了137个降水过程,具有较好的概括性。介绍了关键环节主着陆场的气象保障情况,并提出了几点体会和思考。

神舟七号 主着陆场 飞行试验 气象保障

余运河 刘善亮 梅娜 于江龙

解放军61741部队,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158-163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