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北冷涡的鸟巢结构模拟研究

利用CDAS-NCEP/NCAR Reanalysis资料,应用PennState/NCAR的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MM5V3-7,成功模拟出2005年7月9日到12日,东北冷涡诱发的一次连续雷雨过程,重点分析了7月9日造成沈阳及周边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雨过程,并对其中的一个连续发展的中β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中尺度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冷涡总是以水平旋转的中高层的干冷空气堆作为其结构特点,中高层的涡度大值区并不对应垂直上升运动区。轨迹分析表明冷涡内大多数空气块都围绕冷涡中心作旋转运动,并在垂直方向上伴有有较弱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它们的轨迹编织成鸟巢状。但在冷涡的东南侧高空干冷堆的边缘区域,轨迹呈直立状,从行星边界层向上穿越整个对流层,显示出该地区存在强对流。干冷堆的边缘区域下方的低层暖湿输送是冷涡局地强对流发展的关键。局地对流发展时,出现干冷堆的边缘区域的θse上下层接近或者打通现象。中低层的风场辐合可能是冷涡局地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

东北冷涡 局地暴雨过程 NCEP资料 中尺度结构 触发机制

刘伟 李丹

民航东北空管局沈阳空管运行中心气象中心,沈阳 110169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357-364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