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海季风槽的异常特征和原因分析

2007年8月10日第7号台风“帕布”在广东沿海消失后,尾随而上的南海季风槽给华南沿海和台湾岛带来持续多日的暴雨和大暴雨。由于南海季风槽是华南最主要的降水系统,因此有必要研究8月第3候引发华南大暴雨的南海季风槽的异常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首先分析了季风槽的气候平均时空特征。研究表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位于季风槽的南侧,表现了季风槽独立的空间结构特征。南海季风槽强度8月中最强。对2007年季风槽的分析表明,该年8月第3候的南海季风槽强度偏强,低层正涡度、辐合以及高层辐散偏强。同时印度季风槽也偏强。南亚高压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上空并加强是亚洲季风槽增强的主要原因。青藏高原上空增温引起高空东风急流和西南季风的加强,增加了华南沿海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有利于南海季风槽加强。此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日本上空并偏强,西风带长波槽偏强并向我国西南深入也使南海季风槽加强并在华南维持。南海季风槽具有30-60天季节内振荡特征,30-60天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南海季风槽向北迁移及加强有重要作用。

南海季风槽 华南地区 气候特征 降水系统 空间结构

杨辉 李崇银 潘静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南京 211101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18-33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