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华北夏季大气水汽输送模拟结果的检验及其与单独气候模式的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将区域海气耦合模式RegCM3-POM和区域气候模式RegCM340年(1963-2002)的模拟结果,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检验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我国华北地区夏季大气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特征的模拟能力,比较耦合模式与单独区域气候模式的差异所在。结果表明:就大气水汽输送特征的模拟能力而言,区域海气耦合模式RegCM3-POM的模拟性能相对于单独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有了较大的改进。分析显示两种模式都能够较好地再现东亚地区气候平均夏季大气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的空间分布特征,而耦合模式对大气水汽输送的模拟更为合理,在对流层中低层更接近观测;耦合模式对我国华北地区夏季平均大气水汽输送通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型及水平四个边界水汽输送收支的模拟,相对于单独大气模式有了一定的改进;耦合模式对伴随华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大气水汽异常输送也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其模拟的水汽输送异常的来源与观测基本一致,尤其是在20°N以北地区,耦合模式结果相对于单独区域气候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同时耦合模式在低纬度海洋上对气候平均夏季大气水汽含量模拟的偏差比区域气候模式显著;与观测相比,耦合模式对来自孟加拉湾地区的大气水汽输送模拟偏弱,而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水汽输送模拟偏强,与华北夏季旱涝相联系的水汽输送异常的模拟在低纬度海洋上也存在明显偏差。

区域海气 耦合模式 区域气候 大气水汽输送 比较分析

谢坤 任雪娟 张耀存 姚素香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南京 210093 深圳市气象局,深圳,518040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89-102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