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对亚洲沙尘暴天气个例模拟
在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中引入了一个适用于东亚地区的沙尘气溶胶模块,使之进一步完善并实现对主要气溶胶物种更全面的模拟。2002年3月15日-24日我国华北地区发生了的两次强沙尘暴过程,利用耦合沙尘模式系统进行了模拟。利用东亚酸雨监测网(EANET)五个地面站的观测数据与模式结果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式结果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两次沙尘天气发生和结束的时间。根据中国环保部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计算出中国四个城市(北京、沈阳、青岛、上海)颗粒物浓度,并与模式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模式系统能够再现四个城市两次沙尘暴过程的主要特征,模式结果与观测结果均表明两次沙尘暴天气的影响范围都延伸到了上海。沙尘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报道事实及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两次起沙过程在模式中都有很好的表现,特别是模拟的起沙时间和地点都非常相似。然而,在起沙强度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准确或沙尘模式对于某些区域的各初始值选取时有偏差。整体看来,模式结果能较好的把握沙尘气溶胶的时空演变过程。
沙尘暴天气 RAMS-CMAQPM10 东亚地区 气溶胶模块 空气污染指数 时空演变
葛萃 张美根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65-74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