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厦门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本文利用2002-2006年厦门市的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厦门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间的关系开展分析研究,寻找影响厦门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厦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治理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06年期间厦门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城市空气质量的优良率平均达98”%”,轻微污染的出现频率低于2”%”。厦门市PM10和SO2的浓度年变化相对保持稳定,NO2的浓度则呈逐年增大趋势。(2)厦门市PM10、SO2和NO2浓度的月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浓度值从7月份起开始逐月增大,进入春季的4月份则出现下降趋势;SO2和NO2浓度月平均值均为优,PM10浓度月平均值除了6-8月份为优外,其余月份的空气质量都为良。(3)厦门市4个监测站间的PM10、SO2和NO2浓度变化具有较一致的正相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同相位变化特征,可为今后开展厦门市空气质量精细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及污染源分布对其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4)影响厦门市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大陆高压最多,占44.74”%”,其次是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和槽线系统,低涡系统最少,只占3.3”%”。7类天气系统影响厦门市时,SO2和NO2浓度平均值均达到优级标准;PM10浓度在大陆高压和暖区辐合系统控制时最高,副热带高压和低涡控制时最低。从浓度的不同等级分布上看出,副热带高压控制时PM10浓度为优的出现频率高达77”%”,且不会出现轻微污染现象,大陆高压和暖区辐合控制厦门市时PM10浓度为优的出现频率低于26”%”;暖区辐合为7类天气系统中出现轻微污染事件最多的系统,其次为槽线、低涡、大陆高压等。(5)2002-2006年期间影响厦门市的主要风向为西南风,其次为东北风和西北风,南风出现机会最小。风向变化对厦门市SO2和NO2浓度分布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偏南风下厦门市PM10浓度总体上比其余5个方位低,且空气质量出现优的频率高,但出现轻微污染的机会也多;北风影响下厦门市空气质量为优的机会最少,但不会有轻微污染事件发生;东北风、东风、西风和西北风影响下的空气质量基本以良为主,偶于也有轻微污染事件发生。

厦门市 空气质量 气象条件 时空分布特征

林长城 王宏 陈彬彬 赵卫红 洪荣林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1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 福州 350010 厦门市专业气象台,福建 厦门 350020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211-216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