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石家庄市夏季霾天气与CCN浓度变化特征的分析

利用DMTCCN仪定点观测的CCN粒子浓度资料,对2007年6月11日-13日石家庄市出现的一次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均十分恶劣的灾害性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极端事件与周边地区焚烧秸杆的人为活动密切相关;然而烟雾形成的霾天气的CCN浓度数值并不一定很大(S=0.3”%”);对流层中、高层维持的下沉气流,可迫使烟雾聚集在近地面层而使得CCN粒子数相对增加;垂直湍流交换微弱可抑制近地面层烟雾的垂直扩散,加剧低能见度的恶化而导致霾天气的形成;逆温层的厚度和地面静风、风速偏小同样可使形成的烟雾在特殊地形作用下聚集。

秸杆焚烧 空气质量 CCN粒子浓度 霾天气

李云川 侯瑞钦 孙玉稳 董晓波 赵志军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21 河北省气象台,石家庄 050021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石家庄 050021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347-356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