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酸雨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根据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2年—2007年大气降水pH值观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和环境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大气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的年际和月际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6年乌鲁木齐市大气降水的年均pH值为5.88,酸雨频率为5.7%,目前虽属非酸雨区,但大气降水有逐年酸化的趋势,尤其冬半年(10~3月)采暖季酸化趋势更为明显;基于酸雨现状,从气象因子和污染物浓度因子等对酸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乌鲁木齐市酸雨的来源主要是SO2和NO2,SO2是诱发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NO2也正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是控制SO2和NO2的人为排放,尤其要控制污染源。
乌鲁木齐市 酸雨频率 动态变化 气象因子 防治对策
任泉 张山清 王涛 陈洁 顾来霞 吴鲁生 伏晓慧 刘增强 王琳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 730002 乌鲁木齐市机动车排污监测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03-711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