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4个国家级野外站大气CH4本底浓度变化特征

甲烷(CH4)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温室气体,在长寿命温室气体中,其直接辐射强迫贡献率为18.5”%”,仅次于CO2而居第二位。最新观测结果表明,2007年全球大气CH4平均浓度已达1789ppb,相对于2006年增长了0.34”%”,相对于1750年则增长了256”%”。CH4的排放源主要包括自然源(湿地、白蚁、海洋等)和人为源(稻田、能源利用、生物质燃烧、垃圾填埋和反刍动物等)。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大气CH4浓度升高主要是受人类排放影响。由于CH4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8-12yr),其浓度主要受短期排放和大气输送的控制,在较低程度上还受长期积累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因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差异导致的我国不同区域大气成分浓度水平和长期变化信息,中国气象局先后建设了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以及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3个区域大气本底站,2006年以来在上述站点开展了温室气体网络化采样分析。2006.9-2008.8期间,按全球大气本底观测要求,在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4个国家级野外站开展每周一次空气样品Flask瓶采样分析,获取了该地区2年的大气CH4本底浓度数据。本文探讨了上述4站大气CH4本底浓度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长期观测结果,瓦关站大气CH4浓度增长趋势与全球平均状况较接近,但不同年份季变化有一定差异,其增长值波动与全球平均状况并不完全一致,2008年冬春季CH4浓度也略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而多年平均数据显示,瓦里关大气CH4浓度仍为夏高冬低特征,但不同年份及不同季节有一定的波动。临安站和龙凤山站大气CH4季节变化规律接近,均表现为冬季高而夏季偏低且季节振幅较大,其中龙凤山浓度值在2007.12-2008.2期间可达到1922.2ppb,2007.9-2008.8年度季振幅达49.5ppb。临安站虽然所处纬度较低,但大气CH4浓度较高且峰值较多。上甸子站大气CH4浓度本底值较低,季振幅也相对较小,尤其2007.9-2008.8年度增长值仅为5.6ppb,可能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备及召开期间,北京及周边省市加大了城市环境污染及空气质量整治力度,直接或间接减少了该区域CH4排放源。由于大气CH4浓度变化受自然及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而我国区域本底站稀少、观测时间短,在线观测系统正在建设,对温室气体本底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解释仅局限于表观,尚无法准确掌握我国不同区域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状况及地区间的差异。

大气甲烷浓度 Flask瓶采样 本底浓度 区域差异 温室气体 国家级野外站

刘立新 周凌晞 温民 张芳 方双喜 姚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738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