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极长城站一次强雪暴天气过程分析

综合使用NCEP分析、站点观测、地面天气图及卫星云图等资料,从地面和高低空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变化等方面对南极长城站的一次强雪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该雪暴天气发生于2006年8月29日,极大风速33.3m/s,水平能见度最低不足10m,是2006年度最强的一次雪暴天气过程。分析认为长城站北侧沿60oS纬度东移的中尺度气旋同南侧威德尔海冷高压中心形成的“南高北低”的天气形势,给恰好处于高低压中心间最密气压梯度区的长城站带来了强风速。来自南极内陆冷空气的低空东风急流给长城站带来了显著的降温、减湿,使本次雪暴带有明显的低温低湿特征。大风前的地面新雪积累和冷暖平流交汇带来的强降雪为雪暴提供了充足的雪量,使雪暴得以产生并维持了17个小时。本次雪暴伴有明显的低层逆温,其本质是上暖下冷的气团垂直结构,它对雪暴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强雪暴天气 中尺度气旋 南极长城站 天气形势 低层逆温

杨清华 尹朝晖 张占海 张林 邢建勇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 100081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136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63-76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