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发展农村气象志愿者
中国气象局、湖北省气象局部署招募气象志愿者,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笔者就发展农村气象志愿者队伍的必要性和近几年的实践,谈点认识和体会:1、农村气象服务的现状。当前,在农村和基层台站服务“三农”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留守在农村的多为妇女儿童及老人,他们因为缺设施、缺资金、缺意识而很难及时获取气象信息,他们是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弱势群体,也是受灾的重灾群体。二是气象灾害具有偶发性、局地性,范围小,时间越短,预测越难,严重影响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三是基层台站编制减少,人均承担着几百平方公里、10万左右人口的气象行政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很难做到“无所不在、无微不至”。2、三年来松滋市发展气象志愿者的情况。2.1依靠领导发展农村气象志愿者。将“搞好自动气象站网建设、组建松滋兴农网、发展农村气象志愿者,解决‘最后一公里’,实现气象服务网络化、个性化”纳入市委市政府工作任务,召开各乡镇分管书记、农办主任参加的全市气象服务座谈会。2.2明确农村气象志愿者职责。在聘用时就明确了六条职责;由气象志愿者发展用户增加的收入,按比例返给志愿者。2.3农村气象志愿者效果明显。他们承担着17个乡镇自动气象(雨量)站的维护管理,排除故障30多站次,电话报告气象灾情11次,举报建筑物防雷违章及违规施放氢气球5次,发展“12121”包月用户2000多户,手机短信用户1200多个,和乡镇建立了专业气象服务关系,服务面积覆盖113个村、所。3、对农村气象志愿者的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手段和诚信是不够的,需要研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利益共享和贡献补偿机制,使农村气象志愿者队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一支稳固、发展的气象工作队。
农村地区 气象志愿者 市场经济 补偿机制 工作职责
肖学胜
松滋市气象局,松滋 4342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22-127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