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山西省2008~2009年秋冬抗旱气象服务总结和反思

2008年10月中至2009年1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11.8mm,较常年值偏少7成,为1961年有比较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2少(最少的为1998~1999年同期,降水量为11.0毫米);2008年10月中旬至2009年1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7℃。持续的雨雪稀少和气温偏高,致使我省发生了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危害重的秋冬连旱。这次气象干旱的主要特征是:降水异常少,无雨日数多;平均气温高,土壤失墒快;气温起伏大,旱冻相叠加;干旱程度重,灾害影响大。山西省应对干旱的决策服务工作具有以下特点: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反应敏锐,服务及时;手段先进,材料丰富;拓展产品,针对性强;抓住时机,增雨抗旱;加大宣传,提升地位。同时指出当地决策服务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要不断拓展服务产品领域、加大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一支科研型决策服务队伍,加强决策服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评估体系;加将部门强沟通协商,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秋冬抗旱 气象服务 气候特征 灾害评估 体系构建

任璞 郝寿昌 赵桂香 姚彩霞 杨英 郭俊龙

山西省气象台 山西 太原 030006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561-564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