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长时段低温灾害的分析研判
2008年1月,和湖南、贵州等地一样,四川盆地也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无论低温冷害,还是低温冻害,过去的很多研究都是集中在逐站、逐日要素的特点上,这对于局地、瞬时的状态分析有很多方便之处,但是,无论它们在历史上是否非常突出,其分析结果都难以代表面上的、长时间内的累积情况,以致难以判定灾害的严重性。2008年一月四川的低温冰冻灾害就具有这个特点,这为低温冰冻灾害的分析评估引出了新的问题,需要寻找和建立能适应这种积累效应特别突出的灾害的分析评估方法与特征值。利用四川盆地99个站1960—2006年的观测资料,对2008年一月的低温天气过程进行了多角度的讨论,寻找可供业务服务使用的分析评估方法。在判定气候异常的基本原则之上,提出了用面温度、时段温度等特征量来确定大范围、长时段内低温状况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可避免单站单日要素在区域上和时间上局限性太强的缺陷,有效地确定大面积长时间内的累积效应,为此类灾害的分析评估提出了可在业务服务上使用的思路和方法。
雨雪冰冻天气 低温灾害 评估体系 积累效应
潘建华 钟晓平
四川省气象局,四川成都 61007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637-644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