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淮梅雨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强影响信号分析

江淮梅雨建立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以及NOAA提供的全球射出长波辐射和扩展重建海温等资料研究了梅雨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强影响信号,并探讨了该信号影响梅雨建立年际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期中太平洋ENSO(CP-ENSO)事件是影响梅雨建立年际变化的强信号,该信号具有较好的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和实用性。当前期冬季2月和春季呈现CP-ENSO暖(冷)位相时,梅雨建立最有可能偏晚(早)。CP-ENSO主要是通过EAP(或JP)遥相关型影响梅雨建立,其中位于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反气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CP-ENSO暖(冷)位相年,热带暖湿气流向江淮流域输送偏晚(早),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地区海温产生正(负)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使得西太平洋副高北跳和印度西南季风建立偏晚(早),东亚上空大气环流由春到夏的季节性转换因而偏晚(早)。大气环流季节性转换和热带暖湿气流向江淮流域输送偏早(晚)是江淮梅雨建立偏早(晚)的主要原因。

江淮流域 梅雨建立 年际变化 前期强影响信号 中太平洋 ENSO事件

汪靖 何金海 刘宣飞 吴彬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4 天津市气象台, 天津 30007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4 天津市气象台, 天津 300074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341-351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