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典藏與再現:以史語所20世紀上半葉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影像為例

1928年到1946年间,中研院史语所曾经多次派遣研究人员到黑龙江、湖南、浙江、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进行民族学调查,拍摄大批少数民族的照片与影片,也蒐集少数民族的文书与文物。并曾於1935年底参与「中英滇缅南段未定界」堪界工作。如此近20余年的时间,史语所研究人员收集了许多珍贵的调查研究资料,包括田野照片5,560张、民族文书872册、民族文物1,279件、以及拍摄了田野影片56分钟。这批尘封的资料在静静躺了70多年之後,因数位典藏计画得以重现於世人面前。「再现」(Representation)4是一种脉络性的呈现,这批民族学资料在数位典藏之後,面对庞大纷杂的资料,该如何呈现这些典藏品,一点一滴的拼凑出典藏品背後的脉络,应用数位典藏深化人文研究,是本计画人员努力的目标。本计画「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资料库」之田野照片中,更藏有大批的未辨识照片,等着我们去解开它的脉络之谜。拜数位典藏技术所赐,我们得以放大检视这批藏品的细节,配合早期研究人员之文章与调查报告,再加上本计画人员实地之走访,这批田野照片背後许多有趣的故事得以一一呈现。

数位典藏 数位再现 西南少数民族 田野照片 民族学调查 民族资料库

吳培華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七届(2009)两岸三院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

丽江

中文

200-211

2009-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