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自杀防治在台湾——一位多次携子自杀未遂者之叙说

目的:本文旨在个案管理中透过回溯性的叙说数据,协助协助一位小区个管多次携子自杀之重度忧郁男子,整理过去生命经验统整和解释,以形塑自己生命的过程,学习看见自己内外在资源,走出忧郁阴霾。 方法:透过质性访谈收集数据,访谈结果经编码,淬取意涵,建构深层意义。 结果:发现个案主要问题与需求:1.人际关系建立2.辨识自杀危险情境,提升唤醒自己之能力、适当寻求外来支持3.建构自我需求:发展个人因应能力4.持续接受药物治疗之需求5.资源连结、促进亲职功能。在关怀追踪辅导期间,辅导者与个案建立开放、信任的治疗关系,协助个案厘清其负向思考,进而运用「赋权概念」,让个案体认到做父亲的角色,学习以正向的因应能力与策略,使其对忧郁症能有效控制。 结论:个案管理模式在自杀防治具成效,本案管理中透过赋权增进个案自尊、设定目标能力、能激发个案解决问题能力,而达到对自己生命掌控感及希望感。

自杀防治 忧郁症 人际关系 自我需求 心理护理

孙凤卿 黄碧华

台湾高雄市立民生医院护理部

国内会议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四川“5·12”地震后心理援助第二届国际论坛

丹东

中文

81-83

2009-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