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及病情恶化肿瘤患者情绪恶化与照顾者情绪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浅析不良情绪传染的“踢猫现象”
目的:探讨重症及恶性肿瘤病人病情恶化时其情绪是否传染于直接相关人群并由此波及周围人群。 方法:对124例住院患者和家属分别同时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根据评分标准将患者和家属分别分成焦虑组和无焦虑组,并观察各焦虑组有无不良情绪发泄的发生以及不良情绪发泄的发生率。采用统计学软件16.0数据包分析比较患者和家属焦虑发生率有无差异以及患者和家属在焦虑状态下其不良情绪发泄率有无差异。 结果:62例患者发生焦虑55例(88.71%),其中不良情绪发泄的有53例,占焦虑患者96.36%:62例家属发生焦虑53例(85.48%);其中不良情绪发泄的有50例,占焦虑家属94.34%。患者与家属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患者与焦虑家属不良情绪发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症或病情恶化的肿瘤患者由焦虑产生的不良情绪常通过发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苦闷和压力,造成焦虑和不良情绪具有传染性,影响到其家属并由此波及周围相关人群,而被传染人群采用同样的方式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形成一个不良情绪传染的链式过程即不良情绪发泄的“踢猫效应”。随着传递链的延长有可能会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和/或“蝴蝶效应”的发生,引发较重社区人群不良情绪的蔓延和社会问题。因此,重症及病情恶化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应在疾病发生早期就应做好,而其家属也是心理疏导的重要对象。
恶性肿瘤 重症肿瘤 不良情绪 踢猫现象 病理心理 心理疏导
朱林 王清馨 裴毅
山西省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北京
中文
332-336
2010-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